访客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奇龙实业有限公司!
021-69203847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6669号
邮 编:201700
电 话:86-021-69203847
传 真:86-021-59206892
联系人:喻伟民
邮 箱:webmaster@shqilong.com

汽车零部件在洗牌中寻找机会

发布日期 : 2017-11-16     作者 : 上海奇龙实业有限公司     来源 : www.shqilong.com

有关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8.67%。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高达152.35亿美元,同比增长75.11%,出口收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5%。业内预测,2007年前,世界汽车巨头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将来自中国。

  

三大因素拉动产业发展

  

2006年4月初,大众汽车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大众汽车将实现从中国采购10亿美元的零部件,其中包括较大比例出口零部件,由此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额在3年内将增长400%。

  

据悉,大众汽车的众多零部件全球采购项目正在江浙、长春等零部件产业集中的地区展开,一旦达成协议,大批零部件将出口到德国及其他大众汽车分公司所在地。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也加大了在中国的零部件采购量——上海通用汽车有关人士表示,上海通用国外供应商的份额一直下降,目前国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已达200多家,包括独资、全资、国营、民营等类型企业,占采购总额的70%以上,而国外的只有100多家,只占总额的30%左右。

  

目前,大批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正在进入跨国车商的零部件采购体系。载重车活塞行业的龙头企业——滨州活塞已开始成为全球的整车制造商(如通用、福特、戴姆斯克莱斯勒等)的配套体系,出口前景看好。

  

由于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突破技术和质量关以后,中国产零部件的竞争优势明显。以车门上的一个塑料件为例,美国市场的采购价格是每个10美元,而国内配套厂商可以做到5~6美元。实际上,德尔福、博世等跨国零部件商正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汽车金属件、汽车化工配件、电子产品都已达到国际标准,但成本却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30%~50%。在竞争日益激烈、整车利润逐渐摊薄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整车制造商的首选。

  

拉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崛起的因素还不止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一个巨大的市场正在形成。

  

随着小型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和二手车市场业务发展迅猛,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今后几年内将快速增长。至2008年,有牌照的中国汽车数量将从目前的1100万辆增至2400万辆,增幅翻一番以上。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还不完善,2004年销售额只有32亿美元,相当于汽车配件产值的10%。而在美国和德国,这一比率分别为60%和40%。因此,中国汽配市场未来几年将加速发展,至2008年销售额将增长60%以上,达52亿美元。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将刺激对汽车零配件需求的增长。

  

至2010年,中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额将年均增长20%。中国在汽车零配件出口方面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5年内,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额增长了5倍,2004年达56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是美国第5大汽车零配件供应国。中国汽车零配件企业拥有便宜的生产成本优势,将成为全球汽配市场生产和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政策鼓励、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带动及中国汽车产业研发能力日益提高的条件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正在突破瓶颈,在整车发展带动、自主品牌的呼唤下,正在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后劲很足的路子。

  

目前,中国的自主品牌整车取得了很大发展,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自主研发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些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带动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动力之源。中国汽车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将成为拉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自主品牌的经济型乘用车将对中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化发展贡献最大。

  

综上所述,拉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快速发展的国内汽车制造业。未来中国汽车业将以高于国内GDP增幅的水平持续增长,这使中国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厂商抢夺的目标市场。

  

第二,成本因素导致的国际间产业转移。跨国公司将零部件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的竞争优势,使国外的零部件商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成为最为可行的选择。

  

第三,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整车企业调整与零部件厂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在降低采购价格的同时,通过提高国产化率,加大国内采购量等降低其成本,这会给零部件厂家扩大配套带来契机。2007年前,汽车业巨头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累计将达500亿美元,其中70%计划瞄准中国。

  

以技术创新突破自身缺陷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认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不足等劣势。因此,有业内人士把汽车零部件业视为中国发展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最大的软肋。

  

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中国零部件产业需要克服的困难还很多,在整体规模及产业结构、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与国际巨头相比,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实力差距很大——普遍存在厂家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特点,处于跨国零部件巨头的二、三级供应商地位,不少企业出口产品的80%~90%是供向售后服务市场,很难进入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

  

汽车零部件业的投资应为整车企业的约1.5倍,而我国只在0.3倍以下。研发和产业的低投入率,使企业不可能在技术开发和产业开发上有较大的力度,中国零部件企业能从事一般性开发的就很少,在这些具有开发能力的企业中,能从事超前开发、高科技开发和系统开发的企业少之又少。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研发费用-低技术含量”的恶性循环。突围的路径有三条:第一,实施海外并购获得技术;第二,依靠低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市场;第三,坚持搞自主创新。

  

前两条似乎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突围的捷径。不过,海外并购既要耗费大量时间,又要交更多的学费,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而仅仅依靠价格优势很容易引起反倾销制裁。因此,专家建议零部件企业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含量,走自主创新的路子。

  

集群化的投资策略

本土零部件企业要想和跨国巨头竞争,想迅速而彻底地改变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价格竞争过度的局面并不容易,建立零部件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产业集群有利于就近配套,降低成本,使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达成双赢,对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很有好处。值得一提的是,形成产业集群,可以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享受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各种全面优质的服务,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可以把主要力量集中到自己竞争力最强或附加值最高的核心业务或价值链核心的环节上。这样,同行业的一些企业聚集在一起,必然会向业务做专、做精的方向发展,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

而集群化发展的投资策略已经初见成效。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将位于平度的同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作为该市汽车产业集群中的“汽车产业区”重点发展。

  

截至目前,平度市同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共有4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涉及汽车配件生产的十几个环节,可生产汽车上下游零部件六大类180多个品种,形成了完整的汽车配件产业链。

  

据平度市政府提供的最新消息,同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招商办刚刚与总投资1亿欧元的欧洲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达成投资框架协议,并正在与来自韩国、法国等3个投资过500万美元的汽车配件项目和两个投资过3000万元的内资汽车配件项目保持密切联系。新项目带动了大股资金的流动。也预示着,平度市汽车产业已经告别起步阶段,步入了收获期。

  

据悉,我国将培育100个国家级的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商务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100家左右有一定规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授予国家级汽车或零部件企业出口基地企业称号,从而培育国家级的汽车或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国务院已原则同意设立若干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并扶植一批国家级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企业。国家还将在最近出台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帮助汽车及零配件企业构建公共的研发平台、在出口信用保险方面增加新的险种、适当降低保险费率、鼓励技术引进、鼓励汽车零部件行业与大型运输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对汽车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力争将我国打造成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基地。

  

目前,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6669号|邮编:201700|电话:86-021-69203847
传真:86-021-59206892|联系人:喻伟民|邮箱:webmaster@shqilong.com
Copyright © 2017 上海奇龙实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沪ICP备07504436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2602号

返回顶部